中新网广州8月13日电 题:郑永年、谢丹阳等专家学者羊城共议科创赋能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 王坚
“投资科技永远不会过剩。”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12日在广州举行的“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下称“科创促产论坛”)上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论坛现场。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 供图据介绍,科创促产论坛由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举办,旨在从宏观解析和实务分享两个维度探讨了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未来应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力和动能,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不同部门和专业机构逾百人参加。
在宏观解析方面,郑永年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周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离不开基础科研、应用技术和金融支持。所以需要完善自身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资本和市场的人才。
郑永年表示,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增加基础科研和应用技术的投入,并发挥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和民间风投的角色,确保有从0到1的原创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具备从1到10的技术转化和高端制造能力。
“前景非常值得期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院长、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经济系讲座教授谢丹阳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在车辆通行、税务安排、跨境支付、人才流动、企业注册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这样可以汇集国际性人才,吸引更多研发中心和科技投资,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地方。
除了郑永年与谢丹阳分享了自己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的看法,还有5位深耕在实务领域的资深专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分享了对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感想与看法。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市政专业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红宝认为,当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大湾区是我国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博弈的核心抓手,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过去的发展主要依托基建拉动,而未来将会是“制造业当家”。为支持未来的湾区发展,她建议应从三大新基建——超级运输体、智慧城市中枢和超级能源体系——进行超前谋划,新基建源于科技创新又服务于科技创新。
广东省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戴川分享了打造以“人才”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新模式的经验,即围绕核心功能定位,打造项目、需求、人才和服务商四大专业数据库,构建九大技术转移转化功能平台,在构建技术转移生态体系中实现多方共赢。
香港科技园公司业务发展副总监简依雯表示,近年来香港大力推动科创发展,如推出退税政策、设立投资基金、引进科技人才等。作为香港最大的科创企业孵化基地之一,香港科学园已和深圳合作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该活动汇聚政、企、学、研、金等不同机构和部门关于大湾区建设及发展的实务经验和理论洞见,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思路和建议;并为不同行业领域人士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希望以此促进跨领域、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完)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