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作画,巧夺天工。”苏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凝聚着中国人的精神情感和审美追求。在澳大利亚悉尼,韦祎正努力让更多人看到苏绣的古典精致和清雅灵秀。
“中国也有好刺绣”
【资料图】
韦祎的婶婶是苏州人,从事苏绣行业20余年。耳濡目染下,韦祎对苏绣产生了浓厚兴趣。
“平、齐、细、密、和、顺、光、匀”,苏绣独特精致的技法让韦祎赞叹;“针如毫、细如发、色如画”,绣娘们劈丝做线的细致与认真让韦祎敬佩;“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苏绣特有的柔和雅致与细腻绵长让韦祎沉醉。
几年前,韦祎回中国游玩。“我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喜欢中国手工艺,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高兴之余,韦祎萌生了在海外传播苏绣的想法。
在悉尼学习、工作的10多年里,韦祎观察到,很多外国人对中国非常不了解。“他们总觉得刺绣品来自越南或朝鲜。”韦祎说,“我想让他们知道,中国也有好刺绣。”
在婶婶的牵线搭桥下,韦祎和一群绣工好又有名气的绣娘达成了合作。2019年,韦祎创办悦圆画廊。“绣娘们一听说我在国外传播中华文化,都愿意提供素材,让我在为客人讲解作品时更有底气。”韦祎说。
借鉴国内苏绣线下体验馆的经验,悦圆画廊主打“中国风”,除苏绣外,还展示缂丝、瓷板画、脸谱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韦祎和当地企业对接,在中国传统节日或当地假期时,根据企业不同需求,为其准备沉浸式中国风体验活动。“在画廊进行团建,企业能促进员工的深入交流,我们则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华文化,可以说是互惠互利。”韦祎说。
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别具一格的绣品很快引起了当地人注意,画廊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去年7月,韦祎受邀和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东方之韵——中国苏绣精品展”活动,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当地人十分新奇,我们印的400多份宣传册在展会还没有结束时就发完了。”韦祎说。当地议员郭耀文表示:“悉尼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际都市,感谢中国文化中心将这样一个具有深厚中国文化传统的展览带给悉尼。”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尽管韦祎一腔热血,但想帮助苏绣在悉尼生根仍“道阻且长”。
“画廊建立前期,运输和选址都比较困难,资金问题更让我发愁。”韦祎说,“不过我也得到了很多华侨华人朋友的帮助,他们理解我做这份事业不容易,这让我特别感动。”
画廊成立在疫情期间,很多活动和展览只能在线上进行。“欣赏苏绣,需要光线和空间的配合。”韦祎说,“线下观赏更能让人感受到苏绣的立体和精致。”受客观条件限制,画廊在成立前期并没有实现韦祎预想的效果。
对当地人而言,了解并接受苏绣的文化内涵也不容易。“比如,苏绣一般以中国传统山水画为主,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但西方审美注重个性,突出人物。”韦祎说,“再如,中国人喜欢荔枝,寓意大吉大利。但对悉尼人来说,荔枝只是一种水果,他们不会在家中摆放这类主题的苏绣。”
为了让当地人更好地接受苏绣,韦祎选择绣品时,更倾向于当地人喜欢的动物题材和更符合西方审美的油画风格。“时代在发展,绣娘也与时俱进。她们十分愿意根据当地人的喜好进行调整和创新。”韦祎说。
韦祎还为每幅绣品准备解说词,讲解绣品的题材及文化内涵,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匠人精神。“解说词的目的就是帮助观众读懂绣品。”韦祎经常受邀到当地中国文化中心,进行苏绣专展的解说。最频繁的时候,她每周要去讲解4到5次。很忙碌,但韦祎乐在其中。
在异国他乡传播苏绣文化之路,自然绝非坦途。“这事很难,但总要有人去做。我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韦祎说。
“让当地人近距离欣赏苏绣”
韦祎重视“以小见大,潜移默化”:“让当地人真正爱上苏绣,要从小物件入手。”
韦祎推出了一系列产品,包括双面绣的小扇子,绣有萌宠的帆布包,以及精致的书签、眼罩、胸针等。“每次展览,这些小物件都供不应求。”韦祎说。
精致的绣片最受年轻人欢迎。顾客购买绣片后,可自行缝在衣服上。这种具有中国风的别致装饰往往成为穿搭的“点睛之笔”。
“这也是我们和其他画廊的不同之处。”韦祎说,“艺术最终还是要服务生活、服务民众。艺术生活化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
韦祎格外重视社交媒体的作用,她认为,社交媒体用户以年轻人为主,而“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他国文化”。因此,韦祎认真经营悦圆画廊的社交媒体账号,在官网上列出每幅作品的基本说明,“从寓意内涵到工艺手法,我们尽可能用当地人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
苏绣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费用高昂,很少有人选择定制服务。不过,有一次,一名当地华裔找到韦祎,希望请绣娘帮他绣一幅宋代花鸟画。
“我告诉他,时间至少需要6到8个月。他说,他等得起。我十分感动,因为这让我觉得自己推广苏绣的努力是有意义的。”韦祎说。
“外国人对苏绣、缂丝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了解太少了。”韦祎说,“眼见为实,只有亲眼看到制作过程,他们才能明白作品背后的艰辛。”韦祎计划从国内请绣娘到画廊进行现场展示,让外国人亲眼见证苏绣的繁丽精细。“我愿尽个人微薄之力,让当地人近距离欣赏苏绣。”韦祎说,“我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苏绣之美。”
标签:
要文